学者观点

通知公告 更多…
【两会之声】李稻葵:建议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

2020-06-02

转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可能随之加速演变。为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对中国经济的开放度会大幅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所主导的全球化将转向。因此,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必须加快转向内需扩张以及自主研发和创新。

如何加快中国经济内需的扩张?从长远看,不能依赖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相反,必须寻求潜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潜在市场规模扩大的根本之策是中等收入群体数量的扩大,这是促进我国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根本性举措。

当前,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国际上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是用一国居民的平均人均收入作为下限,第二种是用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区间作为标准。按照第一种算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为年收入28228元(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第二种算法,年收入在大约2.5万-25万元之间的群体为中等收入群体。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现实,我国统计局目前采用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口径和上述两种算法均不同,将年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定义为中等收入家庭。国家统计局的计算口径是比较符合中国经济实际的。

在中国近14亿的总人口当中,中等收入群体在2017年时已经超过4亿,这一群体规模巨大,远超国际其他主要经济体。具体而言,将中国三口之家的家庭年收入10万元-50万元根据汇率转化为其他经济体三口之家的家庭年收入,并且根据各经济体家庭人口进行调整。在上述收入区间之内,同样上亿人口规模的经济体主要包括欧盟和美国,欧盟约为2亿1千万,美国约为1亿;另外,日本约为8500万,韩国约为2100万,加拿大约为1150万,澳大利亚约为1050万,规模虽相对较小,但也达到千万数量水平;此外,新加坡约为150万。上述各主要经济体在该收入区间的人口规模加总约为4.4亿。

为应对新冠疫情之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加速演变,为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化,为夯实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为从根本上释放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巨大潜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更好地转化为不断提升的人民福祉,特别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尽早研究制定中国经济中等收入群体翻倍计划。

新增4亿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将目前处于中等偏下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中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家庭的年收入提高到10万元以上。假设未来一段时间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分别按照8%、7%和6%的速度增长(实际收入增长分别为6%、5%和4%,物价增长2%),在假设出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倍增分别需要11、12.4和14.5年。也就是说,以2017年为基年,在6%这个相对保守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假设下,经过努力,我国有望在15年,换言之三个五年计划内,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倍增。

根据微观抽样调查,可以大致推算未来15年里即将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群体特征。据此,我们可以聚焦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的发力点。根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和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调查数据的调查数据,可以推测,未来15年有望新增为中等收入群体的4亿人口中,如果从城乡分布来看,74.2%为农业人口,25.8%为城镇人口;从年龄分布来看,45岁以上占50.5%,26-35岁占17.8%,36-45岁占23.8%;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占56.5%。京沪深穗四个一线城市的外来务工者中,约有30.4%的外来务工者在未来15年内会跨入中年等收入群体,这一群体约占全部新增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16.9%。据此我们推断,未来一段时间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主体应该是尚未城市化的农业人口,尤其是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

如果中国能在15年内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届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将是“欧盟+美国+日本”的两倍,中国经济将名副其实地拥有世界第一大市场。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国家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统一协调以下三大政策主线。

第一,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适当放开放宽相应群体在一二线城市的落户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其中的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是新增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程度上取消对于他们的落户限制能够提升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意愿,也能保证城市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供给,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第二,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适当减少其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的缴纳额。通过减少此类人口的个税和社保支出负担,有效促进其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对于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对于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职教育,通过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其可支配收入提高。

第三,通过区域联动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发展规划,以一二线城市为龙头,拉动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三四线城市在资源和生活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分流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功能,通过新型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群产业规划增强三四线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三四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将最大程度地释放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潜力,解决增长所需的内生动力等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将坚如磐石。

记者:吕婷

编辑:吕婷

审核:程曦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