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晚社科四党支部在明斋召开第一次党支部会议,宣布新一届支部委员会的成立,同时制定了新学期支部工作计划,党员们分别就暑假进行总结并展望新学年自我定位及发展,随后就“践行‘两学一做’,争做‘四讲四有’党员”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展开“讲道德、有品行”主题讨论, 刘涛雄老师出席本次支部会议为支部成员做了深刻又生动的讲座交流。
首先,会议宣布新一届支部委员会由邸桐旸担任支部书记,熊巧琴担任宣传委员,王英子担任组织委员。确立新学年支部将围绕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两大主线,展开读书交流、西南联大相关主题系列特色活动和服务班级志愿活动。
接下来,在总结与展望环节中,邸桐旸回顾前往贵州支教实践,认识到当地的落后,发觉自身有更多的责任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在井冈山实践中感受到党在领导革命的初期奋斗的不易,井冈山精神对现在也有很大意义;希望在来年提高理论学习水平,注意锻炼身体。王英子讲述新加坡实践见闻,发现其经济繁荣背后,在养老、幸福感方面都有待提高的现状;印度实践中认识到中国的富强和自己生活的幸福,新学期希望学好英语和德语。杨潇博讲述在伯克利大学的交换经历,感受其先进的设施和服务及自然环境,随后察觉到祖国的美好与牵挂;在与韩国首尔大学的交流活动中增强了自己对祖国的文化自信。韩心荷指出在招生活动中重新认识自己的大学经历和自我的成长。苏海璐肯定自我充实的大学生活,但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希望未来一年更多地考虑职业方向。周彤则在暑假实习认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期望自己学好专业课。张蕊在华西村的实践中,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能的弊端——法理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向传统型权威转化的现象;同时在南街村和华西村的对比中,加深对核心村村民权利等的思考。熊巧琴的暑假安排比较充实,期望新学年夯实专业和英语。马秋晨在伯克利交换的过程中,发现了美国的两极分化,对比中国工人生活,认识到我国工人的工作自信有待提高。金权姬在家乡吉林省基层政府的实地调研中,引发对基层人才引进制度、招商引资等问题的思考。刘浩提到欧洲研修期间体悟其发展瓶颈时期,国内的生活非常幸福;寄语大家沉下心来思考自己将来的发展,不要盲目地“忙碌”。
理论学习部分,同学们就“四讲四有”、习近平在北大的讲话、民族的根与魂和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的交流与讨论。作为党员,我们应当做到讲政治有信念,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和实践;讲规矩有纪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有意义的规矩;讲道德有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高等学府的学子应当毫不犹豫地在实践中落实;讲奉献有作为,为人民服务。讲道德的基因在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可行性和意义;而创新重点在文化体制的改革,创造新的转化,凸显中国的民族性;践行在于道德的传播和推广,当下社会向善的力量不够,应当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核心价值观当从儿童抓起,将其细化为规范;党员带头表现为更多地从道德层面深刻地要求自己,有担当精神,艰苦奋斗,不光为自己更为国家。
最后,刘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分享。首先,他谈到在现实中道德形势非常严峻,清华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培养都非常重视“为人”。宗教的作用一定程度在于此,净化社会道德。古人也会“吾日三省吾身”,思考自己这个“人”做得怎么样,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应当更多地思考和反思,鞭策自己。其次,道德修养和个人发展相互结合,在团队的事业中道德的作用十分明显。老师通过“是否会扶起倒下的自行车”两种不同的行动和两种不同的人生,教育我们应当在生活细节中,体现自我的修养,自我的方便不能妨碍别人。而组织里面相互帮助和奉献有助于团队的建设。道德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法律够不到的地方应当由道德来进行调整。接下来,老师通过猩猩取香蕉和猩猩与人面对长勺取食不同的措施,指出对动物来讲,道德的产生是由于做错事由群体来进行惩罚;对人来讲,更多的是人的主动性自我规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思考,而得到帕累托效应的增加;而党员的作用在于做那个第一个规范自我和奉献自我的人,做那个第一个通过长勺喂他人食物的人。最后,老师指出我们应当从身边事情做起,规范自己,比如严守学术道德;在有能力的范围内,为大家做更多的服务,“不是人人都有的不伸手,人人都有的晚伸手”;学会坚持,“播种行为成为习惯,播种习惯成为性格”;将遵守道德升华到对社会的认识。
通过此次支部会议的交流与分享,让支部成员们更明晰前进的方向,深化了对“讲道德、有品行”的认识,更坚定了作为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