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老师、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祝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成立 30 周年!对于个人而言,30 年是人生中很长的时光,也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30 而立,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可能就在这 30 年间确定。30 年,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陪伴我们经 济学研究所发展的老师和校友们,一定都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个体命运 与时间之间那条无形连线的力量,感受到个体生活的不确定性与人类社会的复杂系统之间那微妙的脉搏联动,它不仅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我们的成长,也影响着我们周边的人。
但对于一个组织而言,30 年只是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经济所虽然正式成立只有 30 年,但清华大学的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却有百年的历史。1911年建校之初,清华大学即开设多门经济学课程,1926年的国立清华大学就有经济学系。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广泛的杰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在清华大学的经济学系执教或学习过的,就有陈岱孙、王亚南、 刘大中,戴世光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大师,他们不但引领科学研究风气 之先,而且学以致用,成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一代英才。1952 年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经济学有关的师生并入其他院校或学术机构,但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等机构一直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清华大学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相继复建社会科学学科。1984 年,清华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系, 其核心就是原来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1993 年 12 月经济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而一个组织 30 年的历史,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它周边的人,还包括它周围的环境,相关联的机构、学院和学校,乃至中国与世界的面貌,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人类文明的状态。
30 年来,经济学研究所的各位同仁秉承“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 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传统,倡导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探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诸现象,勇担“扎根中国大地,创建社会科学 的清华学派”的历史使命,突出“科学方法”、“交叉创新”、“中国话语”三个鲜明特色;永葆社会情怀,长续科学精神。经济学研究所专注于政治经济学、新经济史、中国经济以及新经济理论等领域,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要项目,累计出版大量优秀学术专著、教材,发表多篇国际国内顶级学术论文,并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项。创办的《政治经济学季刊》和《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英文期刊,使得我们经济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领军机构。
30 年来,经济学研究所群星灿烂,人才辈出,汇聚了包括全国人大代表、财经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各类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等。第一任经济所所长为刘美珣教授,之后历任负责人有吴娅茹、蔡继明、 邝梅、龙登高、刘涛雄等教授。多位著名学者先后被聘为本所兼职教授,其中包括李琮、吴树青、陈清泰、蒋黔贵、冒天启等著名经济学家。
30 年来,我们经济所的同仁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贯彻落实“为国家培育经济实践领域或经济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的办学目标,三十年间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学生。目前我们经济所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理 论经济学各方向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经济所还联合经管学院建设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发现并培养学术新人。我们持续推进改革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形成“学术导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博士生培养体系,学术就业居全校文科前列;最近还启动数字经济专业硕士论证,为数字时代的发展贡献我们清华的力量。
当今的时代,是数字经济的新时代。中国是全球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数字经济体与社会文化体之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经济所与时具进,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领军机构。我们学院努力创建社会科学的清华学派,我们经济所的各位同仁积极参与这个大时代的革命与创新,创造真正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大学问,为我们清华学派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感谢经济学研究所为我们社科学院的发展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祝愿经济所百尺竿头,更进一层!
祝福大家心花怒放,福流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