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99.9-2002.7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9-1999.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9.9-1992.7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会计专业,大专毕业
1983.9-1987.7 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中专毕业
工作经历
2024.07-现在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
2021.3-2024.07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研究员
2002.7-2021.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部长、巡视员、一级巡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7.8-1996.5 山西榆次液压件厂人事教育处科员,山西榆次液压集团公司人事教育部科员
研究领域
经济增长与发展,特别是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历程、经验、问题和前景;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的政策;城市化战略与政策;全球经济技术往来的治理框架完善;以较低成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框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超大经济体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的视角(22ZDA029)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研究(21ZDA034)——子课题“构建供需动态平衡的高水平国内大循环:典型事实与理论框架”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布局体系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20ZDA088)——子课题“从制造向服务转型过程中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
4.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新时期不同产业和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06BJL041),2006-2009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及管理研究(71133003)——子课题“城市化战略与目标”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资粘性和技术进步的特征对劳动者份额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政策模拟(71073033),2010-2013
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项目
1.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2
2.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研究,2022
3.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课题:共同富裕的理论政策专题研究,2021
其他项目
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扩中”“提低”制度和政策研究(22NDYD63ZD),2022
2.浙江省新型智库重点课题:关于消除供给抑制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23ZK02Z),2023
3.浙江省新型智库重点课题: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应深入研究世界主要矛盾变化(22ZK08Z),2022
4.浙江省新型智库重点课题:妥善应对教培行业规范过程中的问题(21ZK10Z),2021
5.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项目:未来经济社会变革趋势及应对策略,2021-2022
论文
1.刘培林,“发挥好国家发展规划对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作用”,《中国改革》,2024年第4期,30-35页。
2.刘培林,“后发追赶规律与有质有量的经济增长”,《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3期,13-18页。
3.刘培林,“围绕生产率追赶深化市场化改革——纪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中国改革》,2023年第2期,16-24页。
4.刘培林,“是《广场协议》导致了日本‘失去的20年’吗?——简评《繁荣与萧条:日本经济发展与转型》”,《比较》,2023年第3期,220-227页。
5.刘培林,刘泰然,“生产率重于生育率”,《比较》,2023年第2期,151-157页。
6.刘培林,张自斌,申广军,董丰,孟东军,“协同推进减碳和共富的一个基准政策框架”,《中国改革》,2023年2期,45-48页。
7.刘培林,俞霄扬,“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现状与未来政策”,《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1期,4-11页。
8.刘培林,钱滔,黄先海,董雪兵,“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管理世界》2021年8期,117-127页。
9刘培林,“全球化新议程:基于均势的技术和产业安全格局”,《比较》2020年6期,101-116页。
10.刘培林,贾珅,邹静娴,申广军,“‘均值回归说’低估了后发追赶国家的增长潜力”,《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1期,9-19页。
11.刘培林,贾珅,张勋,“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管理世界》2015年5期,6-17页。
12.刘世锦,刘培林,何建武,“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管理世界》2015年3期,1-5页。
13.刘培林,张鹏飞,“发展的机制:企业家和创新者的自我发现”,《比较》2014年3期,218-238页。
14.刘培林,“超级通胀与发展陷阱”,《新世纪》周刊2014年第39期,20-21页。
15.刘培林,“中国离高收入国家门槛有多远,《新世纪》周刊2014年第17期,20-21页。
1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刘培林),“二氧化碳国别排放账户: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增长的治理框架”,《经济研究》2011年12期,4-17页。
17.刘世锦,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应对战略”,《比较》2011年3期,20-46页。
18.刘培林,“全球气候治理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基于国别间关系的考察角度”,《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5期,127-142页。
19.Justin Yifu Lin, Peilin Liu,“Achieving Equity and Efficiency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 Sta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2010, 25(1).
20.刘培林,齐志新,“若干产业部门能耗强度变化检验:1993~2003”,《改革》2007年第1期,15-19页。
21.张军扩,刘培林,“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深层原因及其转变对策”,《红旗文稿》2006年第6期,39页。
22.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4期,69-76页。
23.刘培林,“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和印度经济转轨的共同特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期,70-75页。
24.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4期,18-32页。
25.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3期,19-25页。
26.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经济学(季刊)》2003年1期,479-504页。
27.刘培林,宋湛,“工资粘性:基于中国不同行业的比较研究”,《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47-50页。
28.刘培林,宋湛,“金融资产、资本和要素禀赋结构”,《改革》2002年第2期,82-88页。
29.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60-70页。
30.刘培林,宋湛,“我国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的工资调整机制比较”,《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149-163页。
31.林毅夫,刘培林,“以加入WTO为契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27-36,44页。
专著
刘培林/著.发展战略与增长的源泉:中国经验的研究,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书中章节
1.刘培林. 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A]. 刘世锦等.《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1: 40-54.
2.刘培林.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A]. 张晓晶和杨涛等.《读懂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 1-16.
3.刘培林. 中国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前景[A]. 刘世锦等.《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8-2027):中速平台与高质量发展》[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44-52.
4.刘培林. 二战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A]. 侯永志等.《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经验与理论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187-227.
奖励荣誉
1. 刘培林,钱滔,黄先海,董雪兵,《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2024年获第9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经济学)三等奖。
2. 刘培林、卢新波、徐朝阳、张旭亮、薛天航等,《新发展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研究》,2023年获浙江省第2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社科普及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 张旭亮、史晋川、刘培林、张海霞、钱滔,《新地缘政治格局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重大问题及建议对策》,2023年获浙江省第2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社科普及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 薛天航、黄先海、刘培林,《全球变局下推动中国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2023年获浙江省第2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社科普及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 李伟、刘世锦、韩俊、侯永志、葛延风、何宇鹏、刘培林、卓贤、刘守英、张承惠、陈昌盛、王金照、刘云中、金三林、李青、苏杨、林家彬、王微、谷树忠、许伟,《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2015年获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
6. 吴振宇、刘培林、马名杰、王忠宏、任泽平、吕刚、江宇、龙海波,《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2015年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7. 刘世锦、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刘培林、许伟、陈昌盛、王晓明、张丽平、方晋、刘云中、袁东明、宣晓伟、何建武、卓贤、陈健鹏,《陷阱还是高墙:中国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2013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
8. 刘世锦、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刘培林、许伟、陈昌盛、王晓明、张丽平、方晋、刘云中、袁东明、宣晓伟、何建武、卓贤、陈健鹏,《陷阱还是高墙:中国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2013年获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
9. 张玉台、刘世锦、张永生、刘培林、张军扩、宣晓伟、周宏春、吴振宇、项安波、吴江,《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公平合理可持续解决方案与我国应对战略研究》,2011年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