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通知公告 更多…
刘鹰

2019-08-21

刘鹰(Ying Lowrey)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阿里巴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明斋,邮编:100084

传真:+ 86-10-6278-4663

电子邮件:ying-lowrey@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73-1976:武汉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生,获数学学士学位
1982-1984: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5-1990: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12-2018: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教授
2000-2011:美国联邦小企业署高级经济学家
1999-2000:乔治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
1998-1999: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教授
1991-1997: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讲学教授
1979-198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研

学术兼职

曾经在杜克大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和清华大学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课程包括高级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Graduate Research Workshop)、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美国与亚洲经济关系、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创业经济学、创新力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及大数据、小企业与微金融等。

社会兼职

2012-至今: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阿里巴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网络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信部中小企业司顾问, 等等
2000-2011:创新创业经济学/少数民族企业/妇女企业研究主任
2007-2011: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生自由企业协会(SIFE)商业咨询委员会成员
1991-1996:圣地亚哥美中企业家协会创始人/副主席
1995-1997:圣地亚哥中国人协会副主席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理论的和实证的创新力经济学研究,包括劳动理论、厂商理论、发展理论、创业与就业数据统计、小企业理论和历史、微金融的经济学理论、以及平台经济学理论。

研究概况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创新力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发表原创性的经济学论文和研究报篇。包括:
A.刊登在2019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上 “全面释放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力” 的文章,概括性地介绍了我的“创新力经济学”思想:创新力是人们用企业为载体表达他们创新的意愿、能力和志向,可以用每千人的企业数来量化。社会创新力与经济绩效和福祉正相关。活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激励机制设置的专家是各个领域创新力属性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他们创新力的释放是高质量稳定平衡发展的保证。工业革命创造了“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信息革命则创造了“看不见的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中国在信息时代逐渐展示先发优势,我们有千载难逢的机遇赢得属于中华民族的尊严。
B.《级差金融》一文作为2017年卷首语发表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博览”,表达我对21世纪金融发展的问题和机遇独特的学术思想。这个学术思想是在长期的经济理论分析、数学推导、以及社会考虑的基础上形成的。
C.关注21世纪经济生态,以及所包括的小企业-微金融。《阿里巴巴模式:在草根创新力中成长》一书集中阐述了我的经济思想,受到国际经济学研究界关注。该书已经或正在翻译为多种语言,例如英语、法语、等。由于民营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赋能草根创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进步,本书以阿里巴巴为案例,论证私营公司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之功能。2016年本书被列入全球商业思想领袖系列。
D.“An Examin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Effort”是一篇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发表在2006年美国经济学年会,填补了“主流经济学没有创业家理论”的空白。为了带动年轻教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正在和他们一起把我的英文著作翻译成中文。
E.另一篇文章是实证研究,发表在2011年美国经济学年会。题目是,“Business Creation is Job Creation: Estimating Entrepreneurial Jobs,”该文利用美国数据证明大量的创业家劳动没有列入“就业统计”中。创业家在创业过程中不仅为他人创造就业,更主要是创造了他们自己的就业。我的估算结果是,仅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创就业是“雇佣就业”,而四分之三则是“创业家就业”。华尔街邮报以及全美数多报刊引摘此文。
F.“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发表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编著《创业思想力》。这篇文章集中地阐述了我的基本观点:释放创业精神和促进/保护大量的普遍的业主所有权,应该成为科技与治理创新、扩大中产阶级、创造财富和减少贫困的重要政策。

奖励与荣誉

美国经济学多年年会的“创新力经济学”专题讨论主持人;
多次被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其它学术刊物邀请为专著写评论;
经常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福特基金会奖学金”(1982-1986);
“杜克大学奖学金”(1987-1990);
“亚洲基金会奖学金”(2000 年);
“尤文马里恩考夫曼基金会奖学金”(2006-2007)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社

学术成果

1.“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Work,” with Danxia, Xie, Theoretical Economics Letters (2019) 9, 1507-1517.   https://doi.org/10.4236/tel.2019.95097。  
2.“全面释放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力,” 2019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http://www.rmlt.com.cn/2019/0613/549530.shtml
3. “创新力研究的基础,”《金融博览》2019年第三期,第22页。
4.《创新力微观经济理论》,2018年10月,格致出版社出版。原著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illiam Baumol (2010)The Microtheory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5.“奠基创新力经济理论 ”2017年5月,http://m.culture.caixin.com/m/2017-05-13/101090566.html
6.“级差金融”,《金融博览》2017年第一期卷首语。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JR201701002.htm
7.Le modèle Alibaba, nuvis, Paris, 2016 (《阿里巴巴模式》法语版)。
8.The Alibaba Way: Unleashing Grassroots Entrepreneurship to Build the World's Most Innovative Internet Company, 2016,McGraw Hill Educational Press(《阿里巴巴模式》世界英语版)。
9.“电商消贫的经济学测算“,载于《电商消贫——贫困地区发展的中国新模式》,商务出版社,2016年7月。
10.《阿里巴巴模式:在释放草根创新力中成长》,中信出版社(大陆中文简体版),2014年12月。
11《阿裏巴巴模式:在釋放草根創新力中成長》,启动文化出版社(台湾中文繁体版),2014年11月。
12.“小企业生态对就业贡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载于《中国人口年鉴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
13."Alibaba Innovation," in the book entitled Anaemic Europe: How to Achieve Dynamism and Mass Flourishing, published b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 2015.
14.《美国小企业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15.“Alibaba Microfinancing Service Innovations and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Transform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XXV Villa Mondragon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eminar, June 2013, Rome, Italy.
16.“经济透视:电商纳税激发创新”,2013年5月24日《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524/c78779-21601815.html.
17."高度的发明, 缓慢的工业化, 以及中世纪中国创新力的缺失" ,第一作者,与鲍莫尔教授合著,载于《2013年美国哲学学会论文集》第57卷第一期。
18.“A Survey of Micro Enterprises and Their Finance,” presented at the 2012 World Finance & Banking Symposium, December 2012, Shanghai.
19.“估算创业劳动,”发表在2011年美国经济学年会。
20.“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创业思想力》第229-242页,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2009。
21.“创业活动:微观经济分析”,发表在2008年美国经济学年会。
22.“专题主席刘鹰绪论,”《创业,创新,和自由市场经济生长机理》第73-79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7。
23.“美国的少数民族企业家,”《企业和全球化国际杂志》第176-221页,Inderscience出版社,第1卷,第2号,2007。
24.“论创业家劳动,”发表在2006年美国经济学年会,填补了“经济学没有创业家理论”的空白。
25.“实证研究:美国五十个州的企业密度和经济福祉,”林双林编著《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2006。
26.《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妇女企业》,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维权办公室2006报告。
27.“创业家和创新精神—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之研究,”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维权办公室2003年科研文集。
28.“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1990 Institute约稿,1991。
29.“中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学生的视角:无条件恢复中国的最优惠国地位以加快中国的改革,打开这个大市场和保护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利益,” 1991年6月12日美中贸易关系的途径和手段众议院委员会贸易小组委员会听证会证词,一百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序列会议102-38,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华盛顿:1992年。
30.《计量经济学原理》, 1984, 合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